2021年12月22日,市规划资源局在滨海新区天津泰达绿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举行了“天津市第一批省级林草种质资源库”挂牌仪式,市规划资源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崔龙同志,二级巡视员许朝同志出席。
天津市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库由天津泰达绿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始建于2010年,经过十余年的科研探索积淀,共引种评价各类植物资源近6000种,主要保存耐盐碱乔木类、灌木类、多年生草本类的物种资源。资源库设置主库1处、副库3处。位于滨海新区经开区,面积25.1公顷,核心区15.2公顷、附属区9.9公顷。资源库建立了11个专类园区,包括百草园(药用植物区)、芊卉园(观赏草植物区)、水芝园(水生植物区)、集芳园(宿根花卉区)、揽春园(春花植物区)、月季园(月季品种区)、牡丹园(牡丹芍药区)、盐生园(盐生植物区)、百花园(草本花卉区)、彩叶园(彩叶植物区)及叠翠园(常绿植物区)。其中月季园共有月季品种近700个,牡丹园共收集牡丹芍药品种近500个,是天津市月季、牡丹品种资源最为丰富的专类园区之一。目前,所培育的“泰达粉钻”、“泰达秋月”、“泰达天使”、“泰达火焰”及“泰达之恋”5个品种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权新品种权,填补了天津耐盐碱月季自有新品种的空白。这是天津市第一批省级林草种质资源库,达到了申请天津市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库的条件,填补我市林草种质资源库建设的空白。
崔龙同志指出,林草种质资源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是遗传育种多样性的基础,也是生态建设发展的根基,关系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市的林业科技进步水平,天津市林草种质资源库的认定,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市规划资源局将结合滨海新区实际,指导利用好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库资源,充分挖掘天津生态建设作物种业发展潜力,培育绿化天津的“金种子”,推动林业产业融合发展、产城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带动经济、生态和社会高效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美丽天津建设。并将科学推进种质资源库建设发展,通过科研实践培育优良耐盐碱植物,为耐盐碱植物的品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支持。同时将放眼世界,发挥天津市种质资源库作用,为推进“一带一路”生态建设贡献力量,力争为沿路国家生态建设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打出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的“天津品牌”、“天津名片”。
相关新闻: